钓徒_钓徒的含义_钓徒的意思_钓徒组词
拼音与注音
“钓徒”读作“diào tú”,按照汉语拼音标注为“d i à o t ú”。在注音符号中,则写作“ㄉ一ㄠˋ ㄊㄨˊ”。
词语解释
“钓徒”这个词有两层含义: - 第一层意思是指渔人,即以捕鱼为生或休闲活动的人。例如元代诗人萨都剌在其作品《高邮城楼晓望》中有这样的诗句:“短衣匹马非吾事,拟向烟波觅钓徒。”这里“钓徒”指的就是渔人。 - 第二层意思则是指隐士,即隐居于山林湖泊间,以钓鱼为乐的人。这一用法最早出自《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张志和传》,文中提到:“后坐事贬南浦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
近音词与近义词
“钓徒”的近音词包括“刁徒”(diāo tú)和“钓屠”(diào tú),但它们的含义完全不同。“刁徒”通常用来形容行为狡猾、令人讨厌的人;而“钓屠”则是一种罕见的词汇,其确切含义尚不明确。 近义词方面,“钓徒”可以被理解为“渔夫”、“垂钓者”等,但在文学作品中更常用来象征隐士的生活方式和心态。反义词则可以是“官吏”或“俗人”,因为后者了远离自然、追求功禄的生活态度。
组词与造句
“钓徒”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形成新的词语或短语,如“烟波钓徒”、“江湖钓徒”等。这些词语往往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诗意氛围,让人联想到宁静致远的生活境界。 - 我们常常可以在古诗词中看到“钓徒”的身影:“短衣匹马非吾事,拟向烟波觅钓徒。”(元·萨都剌《高邮城楼晓望》) - 在现代社会,“钓徒”一词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一种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笠簷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清·查慎行《连日恩赐鲜鱼恭纪》) - “钓徒”不仅了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体现:“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鲁迅《集外集拾遗·<无题>诗》) - 古代文人墨客常以“钓徒”自喻,表达他们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后坐事贬南浦尉,会赦还,以亲既丧,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传·张志和传》) - 当今社会,“钓徒”也成为了许多都市白领逃离喧嚣、寻找心灵慰藉的一种方式:“闲暇之余,他喜欢独自一人去湖边垂钓,享受那份宁静与淡泊。”
相关词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钓徒”还与一些其他相关词汇紧密相连,如“烟波钓徒”、“江湖钓徒”、“隐士”、“渔夫”、“垂钓者”、“隐居”、“山水田园”等。这些词汇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图景,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景与恬静生活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