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字词大全

吊民_吊民的含义_吊民的意思_吊民组词

作者:方老师 更新时间:2024-08-20

 

拼音与注音

“吊民”读作 diào mín(ㄉ一ㄠˋ ㄇ一ㄣˊ)。其中,“吊”在这里读作四声,表示一种安抚或慰问的行为;“民”则读作二声,。

基本解释

“吊民”的基本含义是抚慰,是一种仁慈的治国理念。它强调在治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惩罚那些残暴无道的统治者,更要对被压迫的民众进行安抚和救济,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新的仁爱与公正。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孟子·梁惠王下》,书中提到:“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意思是说,当一个暴君被处决后,新的统治者如果能够抚慰,就像及时雨滋润大地一样,会感到非常高兴。

近音词

与“吊民”发音相近的词语有“刁民”、“吊愍”、“调民”和“钓缗”。这些词语虽然读音相似,但意思完全不同。“刁民”指狡猾、顽固的;“吊愍”意为哀怜、同情;“调民”指的是调节民众生活,使之和谐;“钓缗”则是钓鱼用具的一种。

近义词与反义词

“吊民”的近义词包括“抚慰”、“安顿民心”等,它们都表达了统治者希望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而“吊民”的反义词可以是“虐民”,即虐待,与之相反,体现了一种暴政。

词语组词

“吊民”可与其他词汇组合成新的表达方式,如“吊民伐罪”、“吊民伐叛”等。这些词组进一步强调了在平定的同时,也要抚慰受苦的,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词语造句

. 后,立即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吊民伐罪,恢复社会秩序。 . 在战乱过后,地方官员积极采取措施,吊民伐叛,重建家园。 . 历史上许多贤明君主都会采用吊民伐罪的策略,来赢得民心,巩固。 . 他深知吊民伐罪的重要性,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始终将的利益放在首位。 . 为了实现吊民伐罪的目标,需要制定更加人性化的法律,真正关注普通的需求。

相关词

“吊民”的概念与古代中国的政治哲学紧密相连,如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德治”等理念,都是强调统治者应当以德服人,通过仁爱来治理。此外,“吊民”还与“恤民”、“爱民”等词语相关联,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重视民生福祉的。

文献引用

  • 《孟子·梁惠王下》:“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
  • 《东观汉记·光武纪》:“观于放麑啜羹二者孰仁矣,失斩将吊民之义。”
  • 南朝梁沈约《应诏乐游苑饯吕僧珍》诗:“伐罪芒山曲,吊民伊水浔。” “吊民”作为一种古老的政治理念,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它不仅体现了古代统治者对民众福祉的关注,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