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橹_高橹的含义_高橹的意思_高橹组词
基本信息
- 拼音:gāo lǔ
- 注音:ㄍㄠ ㄌㄨˇ
- 繁体:高櫓
词语解释
高橹,即楼橹,是一种古代设施,通常用于攻城或防守。它是一种高大的木制结构,可以用来观察敌情、发射箭矢或投掷石块。在古代战争中,高橹常常与土山结合使用,以增加攻击高度和射程。
历史背景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中记载:“太祖军不利,复壁。引绍为高櫓,起土山,射营中。”这段文字描述了曹操在与袁绍时,利用高橹和土山来攻击袁绍的营地。《三国演义》第三十回也有类似的描写:“十日之内,筑成土山五十余座,上立高櫓,分拨弓弩手于其上射箭。”这些记载表明,高橹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近音词
- 诰箓(gào lù):古代王颁发的诏书。
- 缟辂(gǎo lù):古代王所乘的白色车驾。
- 高炉(gāo lú):一种工业设备,用于炼铁等冶金过程。
- 高率(gāo lǜ):高的比率或效率。
- 高履(gāo lǚ):高跟鞋或高底鞋。
- 高麓(gāo lù):高山的底部。
- 高侣(gāo lǚ):高尚的朋友或伴侣。
- 高録(gāo lù):古代官职名,负责记录和管理档案。
近义词
- 楼橹:与高橹同义,指古代设施中的高大木制结构。
- 楼车:古代用于攻城的高大车辆,类似于楼橹。
反义词
- 低矮:形容建筑物或物体的高度较低。
- 平地:平坦的土地,没有明显的高低起伏。
词语组词
- 高楼:高大的建筑物。
- 橹船:用橹划水的船只。
- 高耸:形容建筑物或其他物体高高地耸立。
- 橹杆:船上的橹的杆子。
- 高塔:高大的塔楼。
词语造句
. 在古代战场上,高橹是攻城的重要武器之一,士兵们可以在上面观察敌情并发射箭矢。 . 《三国演义》中描述了曹操利用高橹和土山来攻击袁绍的营地,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智慧。 . 高橹不仅用于攻城,还可以作为防守的设施,保护城池免受敌人的攻击。 . 在现代博物馆中,人们可以见到复原的高橹模型,了解古代战争的战术。 . 古代的高橹通常由木材制成,结构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建造完成。
相关词
- 土山:古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人工堆砌的高地,用于增加攻击高度。
- 弓弩手:古代军队中专门使用弓箭和弩进行射击的士兵。
- 攻城:古代战争中的一种战术,目的是攻破敌方的城池。
- 防守:防御敌人的攻击,保护自己的阵地或城池。
- 古代战争:指历史上发生的战争,尤其是使用冷兵器和简单机械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