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舟_访舟的含义_访舟的意思_访舟组词
基本信息
- 拼音:fǎng zhōu
- 注音:ㄈㄤˇ ㄓㄡ
- 繁体:訪舟
词语解释
“访舟”意指乘舟寻幽揽胜,即通过乘坐船只游览风景名胜之地,享受自然之美。这一行为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颇为流行,他们常常乘船游历山水之间,寻找灵感,创作诗歌。如南朝梁沉约在《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中写道:“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洞澈随深浅,皎镜无冬春。”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新安江水清澈见底、四季如春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乘舟探幽的热爱。宋代梅尧臣在《寄新安通判钱学士》诗中亦有提及:“昔人言访舟,江水赋清泚,冬春常一色,深浅皆见底。”这些诗句都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乘舟游历的向往和赞美。
近音词
- 舫舟(fǎng zhōu):古时的一种大型游船,多用于皇家或贵族的水上娱乐活动。
- 方舟(fāng zhōu):一种大型船只,通常指,象征拯救或避难。
- 方州(fāng zhōu):古代中国行政区划单位之一,相当于现在的省或地区。
- 芳洲(fāng zhōu):指长满花草的沙洲,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地方。
- 放粥(fàng zhōu):旧时救济饥民的一种方式,指施舍稀饭。
- 放舟(fàng zhōu):指解开缆绳,让船自由航行,常与“乘舟”连用,表示开始一段旅程。
近义词
- 泛舟(fàn zhōu):泛指乘船游览,与“访舟”意思相近,但更强调随意性和休闲性。
- 游船(yóu chuán):指专门用于游览的船只,现代多指旅游景点提供的船只服务。
- 荡舟(dàng zhōu):指摇动船只,多用于描述轻舟在水面缓缓移动的场景,带有诗意色彩。
- 乘舟(chéng zhōu):泛指乘坐船只,与“访舟”相比,范围更广,不局限于寻幽揽胜。
反义词
- 陆行(lù xíng):指在陆地上行走,与乘舟相对,强调陆地上的旅行方式。
- 徒步(tú bù):指步行旅行,与乘舟相比,更强调身体力行和亲近自然的方式。
- 乘车(chéng chē):指乘坐车辆,与乘舟相比,更多用于城市交通或长途旅行。
词语组词
- 访舟客:乘舟游览的人,特指那些喜欢寻幽探胜的游客。
- 访舟记:记录乘舟游览经历的文字,常用于古代文人的游记作品。
- 访舟诗:以乘舟游览为题材的诗歌,多表达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感悟。
- 访舟图:描绘乘舟游览场景的图画,常用于古代文人画作中。
- 访舟记事:详细记录乘舟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类似于游记。
词语造句
. 春天,我和朋友们一起访舟于西湖之上,湖面波光粼粼,远处的雷峰塔若隐若现,美不胜收。 . 他常常独自一人访舟于江河之中,寻找创作的灵感,那些美丽的自然景色总能激发他的诗情画意。 . 在古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访舟,他们乘船游历各地,写下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 . 每逢节假日,景区里总是游人如织,许多人选择访舟,感受水乡的宁静与美好。 . 《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新安江水的清澈,还表达了诗人对访舟的喜爱之情。
相关词
- 江水:指河流中的水,常用于形容水的清澈或美丽。
- 游好:指游玩的好去处,多用于形容风景优美的地方。
- 洞澈:形容水的清澈透明,如同镜子一般。
- 皎镜:指水的清澈明亮,如同明镜。
- 清泚:形容水的清澈,常用于诗歌中。
文化背景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访舟”不仅是文人墨客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他们追求精神寄托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乘舟游历山水之间,不仅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还能在静谧的环境中思考人生,抒发情感。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王维的《山居秋暝》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才华,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通过访舟,文人们得以暂时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