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赠_吊赠的含义_吊赠的意思_吊赠组词
拼音与注音
“吊赠”(diào zèng),其拼音为“diào zèng”,注音为“ㄉ一ㄠˋ ㄗㄥˋ”。此词在繁体字中写作“弔贈”。
词语解释
“吊赠”指的是在吊唁逝者时赠送财物的行为。这种行为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非常常见,不仅是一种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逝者家属的一种安慰和帮助。
引证解释
据《说苑·敬慎》记载:“先君薨而不弔赠,是无哀吾丧也。”的意思是说,如果在亲人去世时不进行吊唁并赠送财物,就等于没有表达出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新唐书·百官志一》中也有提及:“凡出蕃册授、弔赠者,给衣冠。”这里提到的是,对于出使他国的官员,在册封或吊赠时会给予相应的礼服。
近音词
“吊赠”的近音词有“掉赠”(diào zèng),但“掉赠”并非常用词汇,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主要关注“吊赠”一词。
近义词与反义词
“吊赠”的近义词包括“慰问”、“抚恤”等,这些词汇都表示在他人遭遇不幸时提供精神或物质上的支持。而“吊赠”的反义词则可以是“冷落”或“忽视”,表示在他人遭遇不幸时未给予应有的关怀和支持。
组词
“吊赠”可与其他词语组合形成不同的短语,例如: - “吊赠物品”:指用于吊唁时赠送的物品。 - “吊赠仪式”:指在吊唁过程中举行的仪式,其中可能包括赠送财物的部分。 - “吊赠文化”:指与吊赠相关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
词语造句
. 在长辈去世后,小李不仅亲自前往吊唁,还送上了精心挑选的吊赠物品,以示哀悼和尊重。 . 每当有遭遇不幸时,小王总是第一时间送上吊赠,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慰问。 . 社区工作人员在得知张大爷去世的消息后,立即组织了吊赠活动,让张大爷的家人感受到了来自社区的暖。 . 在古代中国,官员出使他国时,往往会给予相应的礼服作为吊赠,以彰显的尊重和重视。 . 尽管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频繁地进行吊赠,但这一传统礼仪仍然在某些地区保留了下来,成为了一种文化传承。
相关词
“吊赠”与以下词汇有密切联系: - “吊唁”:指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行为,通常包括对逝者家属的慰问。 - “祭奠”:指祭祀死者的仪式,通常包括献花、烧香等活动。 - “追悼会”:指为纪念逝者而举行的集会,通常会有悼词、致哀等环节。 - “抚恤金”:指或单位给予因公牺牲、病故人员家属的经济补偿。 - “慰问品”:指在他人遭遇不幸时赠送的物品,用以表达关心和安慰。 “吊赠”作为中国传统礼仪的一部分,不仅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也是对逝者家属的一种安慰和支持。尽管现代社会中,这种形式的吊唁方式已不如过去常见,但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依然值得我们去理解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