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朔_告朔的含义_告朔的意思_告朔组词
告朔的基本释义
告朔(gào shuò)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种和仪式。具体而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周制:周朝时期,天子会在每年的季冬(即农历十二月)将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这称为“告朔”。这一行为体现了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 . 每月祭祀:诸侯每月初一(阴历)都会举行告庙听政之礼,即在祖庙中进行祭祀活动,并听取政务。这被视为一种传统礼仪。 . 泛指祭祀:除了上述两种情况,告朔还泛指在每月初一进行的祭祀鬼神的行为。 . 告朔饩羊:告朔还与“饩羊”(活羊)相关联,有时会用活羊作为祭品。
告朔的引证解释
据《周礼·春官·大史》记载:“颁告朔于邦国。”天子颁告朔于诸侯,诸侯将其藏于祖庙。每月初一,诸侯需到祖庙进行告朔仪式,并接受新的历书,然后听政。这种不仅体现了周朝的政治秩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时间管理的需求。
告朔的近音词
- 高说(gāo shuō):意为高谈阔论,与告朔音近但意义完全不同。
- 告愬(gào sù):意为诉说或控诉,与告朔音近但意义不同。
告朔的近义词
- 告庙:指在庙宇中举行的祭祀仪式。与告朔有相似之处,都是在特定场所进行的祭祀活动。
告朔的反义词
- 废止:与告朔相对,表示取消或停止某种或行为。
告朔的词语组词
- 告示:通知公众的信息。
- 朔风:北方的寒风。
- 告诫:警告并告诫他人。
告朔的词语造句
. 在古代中国,告朔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仪式,体现了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 . 每月初一,诸侯们都会举行告朔仪式,以此来祈求祖先保佑平安。 . 告朔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反映了古人对时间和历史的重视。 . 通过告朔,诸侯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历法信息,以便更好地安排农业生产。 . 告朔仪式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政治活动,也是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告朔的相关词
- 颁告:颁发公告,与告朔中的“颁告”类似,都涉及发布信息的行为。
- 听政:听取并处理政务,与告朔中的“听政”密切相关,都是指处理事务的过程。
- 祭祀:举行宗教或崇拜仪式,与告朔中的祭祀活动紧密相关。
- 祖庙:供奉祖先的庙宇,与告朔中的“祖庙”概念一致。
- 历书:记录月份和节气的书籍,与告朔中的“历书”直接相关。 告朔古代政治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对地方的统治,也反映了古人对时间管理和祭祀文化的重视。通过告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