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字词大全

方贡_方贡的含义_方贡的意思_方贡组词

作者:方老师 更新时间:2024-06-24

 

拼音与注音

“方贡”(fāng gòng),在注音中写作“ㄈㄤ ㄍㄨㄥˋ”。此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意指四方进献的贡品或地方特产。

词语解释

“方贡”主要指代四方各处所进献的土特产品或贡物,亦可指特定地区或民族向所进献的物品。这种在中国古代政治体系中有重要地位,体现了对地方资源的管理和控制。

引证解释

据《周礼·夏官·怀方氏》记载:“怀方氏,掌来远方之民,致方贡,致远物,而送逆之,达之以节。”这表明早在周朝时期,已有专门官员负责管理来自四面八方的贡品,确保这些物品能顺利到达。唐代诗人卢纶在其《送盐铁裴判官入蜀》一诗中写道:“传詔收方贡,登车著赐衣。”这里提到通过诏书的形式收集各地的贡品,并为进贡者提供相应的赏赐。宋代文人曾巩在《赐高丽诏》中也提到了类似的情况:“而尔东国之君,款诚内附,数遣使者,乘不测之川,献其方贡。”由此可见,“方贡”不仅存在于中原地区,还延伸到了边疆和海外。

近音词

与“方贡”发音相近的词语包括“放工”(fàng gōng)、“方功”(fāng gōng)以及“方弓”(fāng gōng)。这些词汇虽然读音相似,但意义却大相径庭。

近义词与反义词

“方贡”的近义词可以是“贡品”,表示从各地进献来的物品;反义词则难以具体界定,因为该词主要描述一种进献行为,缺乏直接对立的概念。

词语组词

  • 方贡物品
  • 方贡
  • 方贡使者
  • 方贡贡献
  • 方贡传统

词语造句

. 在古代中国,方贡不仅是物质财富的交流,更是文化交融的重要途径。 . 为了更好地管理各地方贡,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进行。 . 丝绸、瓷器等精美工艺品常作为方贡的一部分,展示着的魅力。 . 通过方贡活动,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民族团结。 .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方贡形式发生了变化,但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依然深远。

相关词

  • 贡品:指由臣民或属国向君主或上级进献的物品。
  • 纳贡:指缴纳贡品的行为,通常用于形容对上层或统治者的服从态度。
  • 土贡:特指由地方向进献的地方特产。
  • 朝贡:指古代间的一种外交礼仪,通常表现为小国或藩属国定期向大国或宗主国进贡。
  • 税赋:与贡品不同,税赋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向缴纳的钱财或实物。 “方贡”不仅是一种经济上的交流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状况以及文化交流的广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