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缗_钓缗的含义_钓缗的意思_钓缗组词
拼音与注音
- 拼音:diào mín
- 注音:ㄉ一ㄠˋ ㄇ一ㄣˊ
词语解释
“钓缗”是汉语中的一个词汇,通常指的是钓鱼时使用的钓竿上的线。此外,“钓缗”也可以引申为垂钓的行为。该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并在后世诗歌中多次出现。
近音词
- 刁民(diāo mín):指刁滑、狡猾的。
- 吊愍(diào mǐn):哀怜、抚恤之意。
- 吊民(diào mín):安慰。
- 调民(diào mín):调节或安抚民众。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
- 钓丝:指钓鱼时使用的细长线。
- 钓绳:钓鱼时用于连接钩子和钓竿的绳子。
- 鱼线:专门用于钓鱼的线。
- 反义词:
- 抛网:与垂钓相对,是一种捕鱼方法。
词语组词
- 钓鱼(diào yú):使用钓缗进行垂钓。
- 钓饵(diào ěr):钓鱼时挂在钓缗上的诱饵。
- 钓具(diào jù):包括钓竿、钓缗等在内的钓鱼工具。
- 钓客(diào kè):喜欢垂钓的人。
词语造句
. 他每天清晨都会来到湖边,用钓缗垂钓,享受宁静的时光。 . 为了提高钓鱼技巧,他特地买了一套高质量的钓具,包括钓竿、钓缗和鱼线。 . 在周末,他喜欢带上家人一起去河边,用钓缗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 他在钓鱼时非常注重细节,不仅挑选合适的钓饵,还会检查钓缗是否完好。 . 清晨的湖面格外宁静,他悠闲地坐在岸边,用钓缗等待着鱼儿上钩。
相关词
- 钓竿:钓鱼时用来支撑钓缗的工具。
- 鱼钩:挂在钓缗末端用于捕获鱼类的工具。
- 渔网:一种用于捕捉鱼类的工具,与钓缗不同,它通常用于大规模捕鱼。
- 垂钓:指垂钓的行为,与“钓缗”意思相近。
- 鱼饵:吸引鱼上钩的食物或物质,常被挂在钓缗上。
- 鱼塘:人工建造的水域,用于养殖和垂钓鱼类。
- 鱼市:销售鱼类及其制品的市场,有时也出售钓鱼工具,包括钓缗。
文献引用
-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安贫》中提到:“张鱼网于峻极之巅,施钓缗于修木之末。”这句古文形象地描述了在高处张网捕鱼和将钓缗悬挂在高树上的场景。
- 宋代诗人曾巩在其作品《寄郓州邵资政》中写道:“溯险飞游艇,探奇漾钓缗。”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垂钓活动的喜爱。
- 明代徐渭在《野蚕》诗中描绘了叶子像虫网一样,树枝像垂钓的线一样的情景:“叶叶如虫网,枝枝垂钓缗。”这种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美妙。
- 郭沫若在《归去来·花十日》中提到:“到了海岸,看见他们各把一大卷钓缗解开来,盘旋在沙岸上。”这里描绘了渔民们准备钓鱼工具的场景,体现了人们对垂钓活动的热爱。
- 唐代杜甫在《谒先主庙》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晚年生活的一种态度:“迟暮堪帷幄,飘零且钓缗。”传达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的思考,即在动荡不安的生活中寻求一份平静与安宁。
- 清代顾炎武在《朱处士彝尊过余太原东郊赠之》诗中也有类似的表达:“与尔皆椎结,於今且钓缗。”诗人通过垂钓这一行为,寄托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钓缗”作为一项古老而传统的活动,不仅体现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以诗词歌赋的形式表达了对垂钓活动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