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字词大全

党庠_党庠的含义_党庠的意思_党庠组词

作者:方老师 更新时间:2025-03-16

 

拼音与注音 党庠的拼音是“dǎng áng”,注音是“ㄉㄤˇ ㄒ一ㄤˊ”。该词的繁体写法为“黨庠”。 词语解释 党庠是指古代乡学的一种形式,源自《礼记·学记》中提到的古代教育:“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意思是说,在古代,每家每户都有私塾,而每个党(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域划分)则设有庠。庠在古代是乡学的名称,相当于现代的乡村小学或中学。在古代,庠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还起到了加强社会联系和文化传承的作用。 引证解释 - 唐朝刘禹锡在其《绝编生墓表》中提到:“死则必葬我于党庠之侧,尚其有知,且闻吾书。”表达了作者对党庠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教育的重视。 - 清朝陈炽在其《〈盛世危言〉序》中指出:“故三代以上之为治也,家塾、党庠、学校遍天下,惟恐其民之不智而始皇愚之。”这表明党庠作为古代乡学,在促进社会和文化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音词 - 当乡(dāng āng):与“党庠”发音相近,但意义完全不同。当乡指的是某个地方或某一地区。 - 党项(dǎng àng):与“党庠”同音不同义。党项原指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部落,后来成为宋朝时西夏国的主要民族。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党庠与庠在意义上较为接近,都可指古代乡学。 - 反义词:由于党庠主要指的是古代的教育机构,因此很难找到一个完全相反的概念。如果硬要找一个相对对立的概念,可以考虑“官学”或“私塾”,因为这些机构了不同的教育体系和理念。 词语组词 - 党庠教育:指通过党庠进行的教育活动。 - 党庠:指古代以党庠为核心的教育体系。 - 党庠文化:指由党庠所承载和传播的文化传统。 词语造句 . 在古代,党庠不仅是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他们结交朋友、培养品德的重要场所。 . 根据历史记载,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希望死后能够安葬在党庠附近,以此表达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 陈炽认为,古代社会之所以能够形成良好的治理模式,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塾、党庠和学校遍布全国,使得都能接受到教育。 . 虽然现在已没有党庠这种教育形式,但它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 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系虽然更加完善,但古代党庠那种注重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理念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关词 - 家塾:古代家庭内部设立的小型私塾,供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弟学习使用。 - 学校:广义上的教育机构,包括从幼儿园到大学等各类教育场所。 - 教育:培养人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文化传承:指将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传递给后代的行为,是保持民族特色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党庠这一词汇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教育及其背后蕴含的社会价值观念。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当今社会中继续重视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断探索更加适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方式。